[1] (宋)郑樵.通志·氏族略第一·氏族序[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五(太炎文录续编)·卷六之下·西南属夷小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 朱希祖.云南濮族考[J].青年中国季刊,1939,(创刊号). [4] 胡绍华.濮人[J].文史知识,1982,(11). [5] 梁钊韬.百越对缔造中华民族的贡献——濮、莱的关系及其流传[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64―71. [6] 梁钊韬.“濮”与船棺葬关系小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S1):1―4. [7] 陇贤君.“濮”族辨析[J].思想战线,1986,(6):86―90+16,等. [8] 白耀天.南“诏”与越“昭”——兼论濮非越[J].广西民族研究,1993,(2):29―47. [9] 徐中舒.论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10] 刘锡蕃.岭表纪蛮[M].上海:上海书店,1991. [11] 罗香林.中夏系统中之百越.夷种属考[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 [12] 江应樑.说“濮”[J].思想战线,1980,(1):60―67. [13] 潘世雄.濮为越说——兼论濮、越人的地理分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S1):72―79. [14] 石钟健·百越史研究·九隆传说与哀牢[M].武汉: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资料编辑室编印,1983,等. [15] 田曙岚.僚的研究与我国西南民族若干历史问题(初稿)[M].1963年6月油印本. [16] 蒙默.僰为僚说[J].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77,(1),等. [17]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十(“濮”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18] 《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初稿),云南各民族的由来和发展——代绪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等. [19] 马曜.云南简史·绪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0] 黄现璠等.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J].思想战线,1982,(1):63―67. [21] 吴永章.山越非濮后裔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2):22―26+22,等. [22] 朱俊明.濮越异同论[A].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百越民族史论丛[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等. [23] 翁家烈.贵州古代濮、僚、越族属关系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0,(1):25―30,等. [24] 陈保亚.侗台语和南亚语的——兼说古代越、濮的族源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40―44. [25]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边防三(南蛮上)·黑僰濮[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6]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第十章(濮族)[M].上海:世界书局,1934. [27] 龚荫.关于云南濮人问题[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28―32+37,等. [28] 唐嘉弘.“僰人悬棺”质疑[A].《民族论丛》编辑组.民族论丛:第1辑(悬棺葬研究专集)[C].成都:四川省民族研究学会编印,1981. [29] 方国瑜.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 [30] 尤中.汉晋时期的“西南夷”[J].历史研究,1957,(12):13―36. [31] 王宏道.关于哀牢与昆明及濮的关系和族属问题——读〈后汉书·西南夷传〉札记之一[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3):1―12. [32] 黄惠焜.略论哀牢夷族属非濮——关于“哀牢夷源出濮人”的商榷[J].思想战线,1978,(1):78―82. [33] 方铁.先秦时濮、越的民族关系[A].方铁.边疆民族史探究·边疆民族篇[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34] 罗曲.四川的古居民:濮人——从四川三星堆巨型青铜像说开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59―63,等. [35] 李相兴.彝族与古濮人关系论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9―73,等. [36] 王燕玉.古代夜郎族属考——濮、僰、僚、仡佬说[J].贵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49―59,等. [37] 汪宁生.越濮不同源[J].中南民族学院,1986,(S1),等. [38] 雷广正.侗傣语族族源与“百濮”“百越”之关系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0,(2):25―41. [39] 尤中.云南民族史·第二章(秦、汉时的“西南夷”)[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40] 杨帆.百濮考[A].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成都: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编印,2005. [41] 石若屏等.〈侗傣语族族源与“百濮”“百越”之关系初探〉一文的语言材料商榷[J].贵州民族研究,1982,(1):90―92. [42] 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第二章(秦、汉时的西南各民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43] 王文光等.南诏国境内外的望蛮、扑子蛮、三濮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05―109. [44] 王文光等.试论中国西南民族地区青铜文化的地位[J].思想战线,2006,(6):95―101. [45] 魏德明.濮族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1995,(2):68―74. [46] 邓华龙.土家族:古代濮人的后裔[J].民族论坛,2005,(10):32―33. [47] 何平.南岛语民族与中国古代越人和濮人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06,(4):173―178. [48] 张增棋.“蒲蛮”非濮人说[J].思想战线,1985,(2):75―81,等. [49] 童恩正.四川西南地区大石墓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濮族的几个问题[J].考古,1978,(2):104―110,等. [50] 徐中舒.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A].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编辑委员会编辑.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之第2分)[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等. [51] 王文光等.中国民族史学发展述论[J].思想战线,2012,(4):9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