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隋映辉.关于技术引进的战略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7(4):37–38. [2] Tony Bates,ACTIONS Model,For selecting educational media technology[EB/OL].(2008-10-20)[2021-01-28]http://www.ceenet.org/workshops/lectures2000/Merill Oates/Bates-ACTIONS-Model.htm. [3] 冯晓英.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托尼·贝茨博士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7(7):21–25. [4] 丁兴富.媒体教学功能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媒体教学(5)[J].中国远程教育,2001(7):14–18. [5] 张亚斌.远程教学中的媒体选择理论[J].开放教育研究,2006(1):56–58. [6] Ron Westrum.Technologies and Society,the Shaping of People and Things[M].Wadsworth,Inc.1991. [7] 肖峰.论技术的社会选择[J].科学学研究,2001(3):18–23. [8] 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85. [9] 邹成效.技术生成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82–85. [10] 张一兵.实践整合:人类总体行为有序互动的功能机制[J].求是学刊,1989(5):21–25. [11] 余胜泉,马宁,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J].中学语文教学,2002(11):4–5. [12]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13]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1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5]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16] UNESCO,Regional Guidelines on Teacher Development for Pedagogy-Technology Integration[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4/001405/140577e.pdf. [17] 李三虎.技术生成的哲学解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1–8.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4-18)[2021-0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19] 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7(10):88–92. [20] 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2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2] 祝智庭,彭红超.技术赋能智慧教育之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0(10):1–8.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2016-06-07)[2021-0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24]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25] 汤书波,张媛媛.高职院校大规模在线教学成效、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1(1):89–100. [26] 朱爱芝,熊才平等.从教育的保守性看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滞后性[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0–13. [27] 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5):51–55. [28] 王沛,鲁春晓.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3–75. [29] 刘美凤,王春蕾等.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必要性及其评判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8–33. [30] 伍正翔.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三种流行观点评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1(7):21–23. [31] 魏文欢.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评析[J].传播与版权,2018(10):11–12. [32] Donald Ely.Conditions That Acfiil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s[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9(6):23–27. [33] 郑旭东.领袖群伦:唐纳德·伊利教育技术学学术思想研究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2005(4):7–11. [34] 吴菲菲.新技术跨产业转移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