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 周应恒.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度与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8):74–85. [4] 楼栋,孔祥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维发展形式和现实观照[J].改革,2013(2):65–77. [5] 曾福生.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4–10. [6] 黄祖辉,顾益康,郭红东.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要创新——发挥农户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三大制度优势[J].农村经营管理,2011(8):26–28. [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文新.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基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4,37(8):79–84. [9] 忻红,吴清萍.河北省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和运作研究[J].价格月刊,2016(7):86–90. [10] 潘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权利内容与风险防范[J].中州学刊,2014(11):67–73. [11] 王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EB/OL].(2015-08-18)[2021-03-11]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5-08/18/c_128141042.htm. [12] 常冬勤,蒲玥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6,344(1):92–93. [13] 人民出版社编.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 [1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5] 郑有贵.农业转型升级对政府强依赖的原因及其对策——兼论农业组织化实现形式的优化和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16(10):4–8. [16] 张磊.我国农业组织化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纵横,2014(10):51–54. [17] 蒋永甫,何智勇.资本下乡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民组织化路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5):124–129. [18] 王钊,刘晗,曹峥林.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分析——基于重庆市191户农户的样本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 2015(9):17–26. [19] 孙新华.村社主导、农民组织化与农业服务规模化——基于土地托管和联耕联种实践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6):131–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