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专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刘勇
    2024, 39(4):  1-1. 
    摘要 ( 38 )   PDF(1463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邓小平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的重要贡献
    邓小平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的重要贡献
    马福运, 程涵玲
    2024, 39(4):  2-9. 
    摘要 ( 7 )   PDF(1772KB) ( 3 )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伟大胜利,是实现国家统一、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找到了解决香港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坚持原则,主导了两年22轮的谈判历程,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香港回归奠定了基础;三是妥善安排过渡期,铺平了香港顺利回归的道路;四是提出“16字方针”,指明了香港回归后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邓小平新时期的党建思想研究综述
    周海楠, 刘勇
    2024, 39(4):  10-17. 
    摘要 ( 9 )   PDF(1763KB) ( 5 )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厘清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的形成发展、基本内容、突出特色与重要意义,对于进一步坚持和传承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总结和借鉴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在新时代条件下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深远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学界关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
    徐建飞, 王文静
    2024, 39(4):  18-30. 
    摘要 ( 7 )   PDF(2899KB) ( 5 )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现代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研究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CNKI数据库检索发现,截至2024年4月30日,发表在北大核心以及南大核心(CSSCI)期刊上关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论文共计308篇,对相关无用文献剔除后共计289篇。本文通过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相关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得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研究热点、演进进程和前沿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大一统的诗学表达:以由云龙《定庵诗话》为考察中心
    李潇云, 娄鹏宇
    2024, 39(4):  31-37. 
    摘要 ( 7 )   PDF(1838KB) ( 8 )  
    大一统思想对古今中国影响深远,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生活的实践经验和历史反思,也是政治秩序合法性的关键来源。从结构上看,大一统或共同体意识包含了意义、实践和审美三种范式。刚性化的实践通过诗教和乐教的内在转换,就像一个强力旋涡把近代云南学者卷进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之中,而由云龙的《定庵诗话》则是其中的经典美学样本。值得注意的是,诗话体现的不是一种“静观式”的诗学知识观,而是指向“知识之后”的道德和政治实践。诗话一方面呈现了大一统的诗学表达源自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也呈现了政治秩序是伦理和德性之人向善的天然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民族认同、民族互嵌与民众的政治支持——基于贵州、云南的实证分析
    杜洪文, 鄢英
    2024, 39(4):  38-48. 
    摘要 ( 15 )   PDF(1959KB) ( 10 )  
    基于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认同对民众政治支持具有显著影响。尽管学界关于政治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已较为丰富,但鲜有研究将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互嵌联系起来共同探讨对政治支持的影响。研究利用课题组在贵州、云南两省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互嵌对民众政治支持的影响。相关结果表明,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互嵌对民众政治支持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民族互嵌在中华民族认同与民众政治支持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且相较于中华民族认同,民族互嵌对民众政治支持的影响力更强。基于此,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应进一步强化民族平等团结,注重社会公平,深入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更好地提升我国民众的政治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研究
    居住安排对农村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基于生育二维视角
    邬琦钰, 刘德弟
    2024, 39(4):  49-57. 
    摘要 ( 15 )   PDF(1910KB) ( 9 )  
    农村人口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基于CFPS的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居住安排对农村育龄女性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探讨不同特征人群的异质性及其中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发现,与父母同住的居住安排模式会提高农村女性的生育意愿,显著促进其生育行为。该影响在是否有工作和父母不同年龄段的样本间存在差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与父母同住的居住安排通过增加农村女性家务支持、经济支持的可得性和观念代际传递等方式影响其生育选择。由此,提出为同住老人提供补助、完善农村地区医疗与日托服务和加强性别平等教育等建议,以构建生育友好型环境,提振农村女性生育信心,缓解农村地区生育率下降的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Z世代青年群体“消费搭子”的图景呈现与归因透视
    于舒宁, 刘凯强
    2024, 39(4):  58-67. 
    摘要 ( 29 )   PDF(1855KB) ( 17 )  
    伴随Z世代青年对社交体验感注重程度的加深,“消费搭子”作为一种脱离固定地域化和完全人情化的新型社交模式,正以高效、便捷、悦己的方式在青年群体消费行动中风行一时。透视Z世代青年“消费搭子”的真实图景,呈现出时空更迭、旨趣互糅、情感切换、工具泛用等不同于传统趣缘社交群体的消费特征,并在多元化场域、共鸣化认同、一致化层级和相交化目的等内外因素的驱动下,成为年轻一代追捧的新型社交方式。客观审视当下以“消费搭子”为代表的社交类型,肯定其为Z世代青年提供相互陪伴、破除社交障碍、满足情感需求、提升消费体验等正外部性效应的同时,也要辩证看待其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研究
    政治效能感对青年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CSS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
    芮丽璇, 南德庆
    2024, 39(4):  68-78. 
    摘要 ( 17 )   PDF(1878KB) ( 9 )  
    政治效能感作为参与政治生活的心理感知和主观评价,对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当前青年群体内在、外在政治效能感对其政治表达、政治选举、政治维权行为的影响效应。数据分析表明,若把人口特征、家庭经济水平和互联网使用频率等作为控制变量,内在政治效能感对其政治表达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政治选举、政治维权行为不具有显著影响;外在政治效能感对政治表达、政治选举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政治维权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此,应进一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政治参与渠道、提高政府回应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青年政治效能感,扩大青年政治参与规模,营造和谐有序的政治生活氛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韧性治理视角下的城市适应行动——以气候变化为分析对象
    张前明
    2024, 39(4):  79-89. 
    摘要 ( 7 )   PDF(1907KB) ( 6 )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旨在建设一个在生态、经济和安全等方面具有韧性的城市。有鉴于此,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应确立适应行动目标,开展气候变化评估,编制适应性规划,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推进韧性城市治理。对于应急性适应行动而言,应不断建立与健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并运用大数据推动适应行动的现代化。对于常规性适应行动而言,应关注气候变化对城市水安全以及气候变动带来的热量对城市人居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减缓。通过在应急和常规适应行动中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提升城市韧性,确保居民福祉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研究
    当代中国先锋文学批评话语的本土化建构——以1980年代马原小说批评为中心
    翟传秀
    2024, 39(4):  90-101. 
    摘要 ( 7 )   PDF(1835KB) ( 2 )  
    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尤其是先锋文学批评,经常被笼统定性为:有开拓传统批评视野之功,但普遍借鉴西方现代文论,多是理论的套用,忽略了传统批评方法。作为1980年代批评场域里一个富有症候性的个案,马原小说批评呈现的话语逻辑汇集出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多元、丰富的面貌,展现了其于理论资源选择上的创造性、对话性以及话语建构上的国别特色与时代特征。从小说文本的阅读到批评文本的写作,1980年代的马原小说批评具体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理论资源转化策略与话语建构:一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二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启用;三是对于西方现代文论的中国式阐释,展示了1980年代批评家们多面的思想创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十七年”儿童小说中红色儿童的身体成长
    何跃跃, 余娜
    2024, 39(4):  102-109. 
    摘要 ( 6 )   PDF(1768KB) ( 5 )  
    红色儿童是“十七年”儿童小说创作的主导形象。作为无产阶级宣传话语的产物,“十七年”儿童小说将儿童的感情、思想一并整合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内,使其具备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品质。由于教育功能突出,红色儿童形象的解读长期与政治历史相捆绑,呈现出契合时代特征的嬗变轨迹。儿童动态复杂的成长被单一地表现为人物革命意识、阶级觉悟的提升,而外在的身体成长被遮蔽,内在的精神成长成为分析其价值旨归的主导取向。革命叙事空间中,红色儿童的身体打破了过往线性封闭式的生长,而呈现出与世界一同成长、与历史前行互融的特征,并由儿童“嬉戏”天性走向革命的过程中实现从儿童到小英雄的蜕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学研究
    “拼死吃河豚”的饮食史意义
    赵荣光
    2024, 39(4):  110-119. 
    摘要 ( 8 )   PDF(1830KB) ( 1 )  
    中国人食用河豚的庶民“拼死吃河豚”、士人“值得一死”试河豚、市民普及吃河豚历史三阶段性的观点;庶民一直是历史上河豚食用者的主体族群,兼有活命原始义和享受美味伴生义的两重意义。社会精英阶层的染指河豚基本不属于果腹需求,初期时段则主要是心理好奇、情感刺激和个性张扬需求,美味安慰是后期发展,并因之促成了市民普及吃河豚历史发展。对中国人食河豚中毒、防毒、解毒历史记录做了深入分析,指出症结历史局限的社会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宋韵美食的文化传承与转化利用
    蒋云涛
    2024, 39(4):  120-125. 
    摘要 ( 6 )   PDF(1751KB) ( 2 )  
    丰富和发展宋韵文化内涵,对努力打造宋代“美食+”特色的文创IP体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对宋韵美食文化传承与转化利用:一要挖掘宋韵美食品牌的文化底蕴,提升传统食品品牌自信;二要复原一批具有宋韵渊源的餐饮茶酒老字号,彰显宋代美食文化地标独特魅力;三要恢复宋代临安的“国宾馆”——班荆馆;四要打造杭州湖墅运河边的“北关夜市”商业街(宋韵美食街),做好夜游经济;五要有机更新杭帮菜博物馆展陈内容,彰显“宋韵美食”文化;六要创建宋代美食文化研究基地等平台,助推多层次的宋韵美食研发梯队,探索“标准化+”宋韵食品加工制作工程,助力宋韵美食品牌建设;七要打造“宋韵美食家苏东坡”的特色IP,开展系统性的宋韵美食文化传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文化研究
    从日记看晚明士人祁彪佳的阅读世界
    郭杨, 尧育飞
    2024, 39(4):  126-135. 
    摘要 ( 7 )   PDF(1826KB) ( 3 )  
    《祁彪佳日记》是晚明士人祁彪佳自崇祯四年(1631)七月至弘光元年(1645)闰六月的日记,其中详细记录了祁彪佳十五年来的阅读活动。考察《祁彪佳日记》所记载的阅读活动,可见祁彪佳偏重经史、文艺、理学、佛道、时政的阅读取向,“因时而变”“因书制宜”的阅读特点,与家庭、朋辈、社会密切相关的阅读背景和“以阅读求功名”“以阅读修己身”的阅读心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旧方志对明代福建医家的历史书写
    邱崖, 王尊旺
    2024, 39(4):  136-146. 
    摘要 ( 6 )   PDF(1794KB) ( 3 )  
    福建旧方志共收录明代医家308人,呈现出习医缘由伦理化、医疗技术神奇化、医德医风儒家化的模式化书写。地方志通过对医家书写的增删改造,使得同一医家的形象逐渐发生偏转,主题叙事也随之发生改变。明清以来,地方志关于医家传记的书写,基本上沿袭了儒统化和仙统化的路径,这一路径决定医家传记大部分都选择性忽略了其作为“医”的基本特质,重在凸显医家的德行和神奇,而不是技术性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教学研究
    经典品读运用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视角
    郭敏, 何绍芬
    2024, 39(4):  147-155. 
    摘要 ( 9 )   PDF(1877KB) ( 1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根脉,品读经典就等于找到了本源、打牢了基础。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一门课程,在课程中运用经典品读教学,要做到“教师引领示范与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研讨与课外学习、重点精读与广泛浏览、领悟经典理论与联系实际”四个相统一,构建教师导读、学生品读、混合点评的品读模式,通过科学确定品读篇目、精心组织品读活动、强化课外监督辅导、优化考核评价方式,有效增强品读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音乐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飞
    2024, 39(4):  156-160. 
    摘要 ( 17 )   PDF(1736KB) ( 6 )  
    红色音乐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红色音乐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五育融合”的现实需要。以红色音乐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探索红色音乐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