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共产党百年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
    陈文清, 李文婷
    2021, 36(4):  1-7. 
    摘要 ( 19 )   PDF(1661KB) ( 4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奋斗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尊重群众、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赋予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坚守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遵循观照现实、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回应时代呼唤,解决了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共产党精神百年演进的内在机理及经验启示
    王春霞
    2021, 36(4):  8-14. 
    摘要 ( 16 )   PDF(1653KB) ( 2 )  
    中国共产党精神是对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精神风貌的反映,历经孕育形成期、成熟发展期、丰富拓展期,引领着共产党人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使命。分析其内在形成机理,可以发现,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是其灵魂坐标、穿越时空的使命担当是其主题主线、深邃厚重的伟大实践是其深厚土壤。面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必须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围绕新时代新使命、立足新时代新实践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精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实践形式与创新
    朱敏
    2021, 36(4):  15-21. 
    摘要 ( 18 )   PDF(1652KB) ( 14 )  
    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实践凭借着“以图寓意”“以图说事”“行为叙事”,起到传播价值观念、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实践是延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宣传、政治鼓动、团结群众的重要形式,是抗战的时代召唤和现实要求,具有形象上塑造人民、内容上贴近人民、形式上感召人民等特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实践不仅从立场、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对传统图像实践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也对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国共产党初心思想形成中的思想谱系结构——以早期共产党人初心思想形成为对象
    鲁凤龙
    2021, 36(4):  22-28. 
    摘要 ( 11 )   PDF(1681KB) ( 3 )  
    形成中国共产党初心的思想是一个有机的谱系结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西方近代优秀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初心思想来源的谱系。爱国主义精神、献身精神、民主平等思想、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共产主义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初心思想构成中的主要元素谱系。在中国共产党初心的思想谱系结构中,爱国主义是精神动力,献身精神是力量源泉,民主平等是价值目标,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是世界观,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方法论,共产主义是最终的理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党史研究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楚雄县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基本经验
    丁卫华
    2021, 36(4):  29-37. 
    摘要 ( 7 )   PDF(1648KB) ( 3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楚雄县各族人民坚持了18年的革命斗争,这是楚雄县境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表明,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心聚力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把枪杆子牢牢掌控在党和人民手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地下党员”的杨正芳及其革命精神(上)
    李金莲
    2021, 36(4):  38-58. 
    摘要 ( 12 )   PDF(1832KB) ( 3 )  
    杨正芳是楚雄州乃至整个滇西、滇西北地区有较多建树的无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在云南省立镇南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杨正芳先后发展的“民先”队员、地下党员就有数十位,他们毕业后分散到“镇南师范区”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由于对这些地区党组织发展情况判断失误,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切断了杨正芳的组织联系,致使一部分党员失去联系。皖南事变以后,杨正芳在失去组织联系的情况下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寻找党组织并独立地开展了相关工作,为这些地区整合革命武装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研究
    变革时代图景下边疆治理转型与国家认同的重塑
    邹荣
    2021, 36(4):  59-67. 
    摘要 ( 9 )   PDF(1656KB) ( 3 )  
    国家认同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下产生和形成。当代中国边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变革,不仅改变了边疆社会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结构,也深刻地改变了国家边疆治理的社会生态,以及边疆民众国家认同的情境根基。边疆地区社会正在经历全方位、立体式的变革,边疆地区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边疆地区民众既有的国家认同情境。社会变革带来的张力不断冲击着边疆民众国家认同的凝聚力、向心力,进而诱发各种内生性张力,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边疆民众既有的国家认同。进入新时代,在加快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背景下,边疆治理需要不断提升边疆地区民众的获得感,增进政治共识和增强文化互动,在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实现国家认同的重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舆情治理体系构建——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徐孟志, 范欣颖, 白露
    2021, 36(4):  68-75. 
    摘要 ( 8 )   PDF(1702KB) ( 3 )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构建舆情治理体系至关重要。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样本,选取武汉、上海与昆明为案例对比分析政府舆情治理行动实践,结合舆情发展规律与治理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舆情治理体系必须以重构信任关系为目标,以凝聚共识和赋能的核心价值取向为引领,以覆盖全舆情场的分众式权威话语为支撑,通过主流媒体发出主流声音,并划定“自由度”基准线,规范舆情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诗学研究
    云南文学史上的“这一个”:谢琼研究
    李超
    2021, 36(4):  76-83. 
    摘要 ( 20 )   PDF(1662KB) ( 4 )  
    清代云南文学史的撰写,需要完成很多个案作家的研究。谢琼是嘉、道年间昆明著名诗人,交往广泛,参与了五华书院山长刘大绅为中心的诗人雅集,一生科场失意,以冷官终身。他的作品最有生命力的是真实反映科举求仕的奔波愁苦、失意之悲以及冷官心绪的诗词,风格既有清新凄婉的一面,亦不乏奔腾豪放之势。尤其词有苏辛风味,堪称滇词史上名家作手。其对于认识当时文坛面貌和云南落第文人群体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文人马毓林诗集《万里吟》价值与流传考略
    马银行
    2021, 36(4):  84-92. 
    摘要 ( 14 )   PDF(1756KB) ( 3 )  
    马毓林于道光四年出仕云南,道光九年离滇,前后在滇六载。在滇期间著笔记体游记《鸿泥杂志》和诗集《万里吟》。《万里吟》共收录作者出京至滇及在滇活动期间诗歌130余首,反映出诗人的活动轨迹、风物歌咏、政治抱负、士人交往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评判等,是一部了解清代云南政治生活、滇西北社会风貌、地理交通、丽江风俗等不可多得的诗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学研究
    政治修辞与设问文本建构
    吴礼权
    2021, 36(4):  93-100. 
    摘要 ( 22 )   PDF(1648KB) ( 14 )  
    语言表达中有一种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修辞手法,这就是“设问”。设问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提问”与“激问”两类。但不管是哪一类,都有提醒接受者注意与强化语义接受印象的独特效果。因此,“设问”不仅在自然人的日常修辞中常见,在政治人的政治修辞中更是常用,尤其是在政治人的游说活动与政治宣传中更是时见其矫健的身姿,因为它能极大地感染政治受体的情感情绪,最大限度地加深政治受体的语义接受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疆地区境内外籍劳务人员语言生活现状及其语言教育规划——以德宏为个案研究
    祝峰, 杨明宏
    2021, 36(4):  101-108. 
    摘要 ( 14 )   PDF(1888KB) ( 6 )  
    边疆地区境内外籍劳务人员的语言能力直接制约着其求职生活的质量,同时也制约着劳务输入市场的良性运转。以德宏为研究个案,对境内缅籍劳务人员的语言生活状况展开调查,对其汉语使用进行监测,并就其汉语词及汉语日常用语的使用与汉语使用社会心理的相关性进行SPSS统计分析,指出边疆地区针对境内外籍劳务人员开展语言教育规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高效地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是边疆语言教育规划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境内外籍劳务人员语言素质的提升及境内人才资源输入质量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构建沿边“语言—文化”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唐宋文人商业观念嬗变与商贾形象的立体化
    蔡燕, 王丽华
    2021, 36(4):  109-115. 
    摘要 ( 12 )   PDF(1647KB) ( 5 )  
    商人在传统义利观与农耕意识的双重夹击下,更多地呈现为“求利无不营”的唯利是图的负面形象,而且在与乡村农人的生存困境对照中凸显出“贾雄则农伤”的道德批判。中唐以后,城市商品经济日趋繁荣,随着商业对国家政治经济作用的提升,文人士大夫的商业观念逐渐转变,文学表现中展现了被传统道德批判视角所遮蔽的商人从商的奔波艰辛,并对其冒险精神给予歌赞,文学作品中部分地出现了正面的商人形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秦天人观: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薮
    李娟, 钟志强
    2021, 36(4):  116-120. 
    摘要 ( 27 )   PDF(1621KB) ( 5 )  
    先秦的天人观可谓是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源,而心物关系则可视为天人观念在文艺创作中主客体互动的重要表现与多元伸张。“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了符号功能性与审美性统一的造物理念;而“天人相分”理念则是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工匠精神、“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追求等造物思想的渊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的辨析及其对造物艺术观念影响的探索,至今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学研究
    构成要件和内在特征视角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研究
    李媛媛
    2021, 36(4):  121-128. 
    摘要 ( 9 )   PDF(1629KB) ( 3 )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根据新时代农业发展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论构成要件还是内在特征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其构建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系统的理念。从构成要件和内在特征的二维视角出发,以经营制度为统领、集约化为目标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经营主体为主导、专业化为手段激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经营方式为纽带、组织化为路径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经营服务为支撑、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给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部控制、代理成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陈根, 谭海霞
    2021, 36(4):  129-139. 
    摘要 ( 22 )   PDF(1696KB) ( 9 )  
    成本粘性的存在打破了传统的成本性态,使得成本更接近于实际的成本变化。而成本作为连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桥梁,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2012年–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利用ABJ模型,从内部控制、代理成本角度研究成本粘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的优劣对于成本粘性存在显著影响,内部控制越好,对于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越好;第一类代理成本与第二类代理成本均能增强企业的成本粘性;内部控制与两类代理成本具有相反的作用。研究内部控制、代理成本与成本粘性的关系,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成本,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学研究
    中国菜系形成与划分影响因素分析
    石自彬
    2021, 36(4):  140-143. 
    摘要 ( 59 )   PDF(1610KB) ( 27 )  
    菜系是对中国区域饮食的表述形式之一,菜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相同的饮食地缘习惯、广泛的饮食人群基础、完整的食材原料体系、烹饪技法体系、地标美食及理论文化等因素影响。而菜系的确立和划分又会受到行政区划、地域环境、饮食差异等因素影响。中国菜体系从传统四大菜系,发展到以省籍地域为标志的各省籍地域菜系,共同构成“中国菜”国家饮食文化整体概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变中的变:傣族“孔雀宴”生成的文化分析
    罗夏梓平
    2021, 36(4):  144-149. 
    摘要 ( 17 )   PDF(1924KB) ( 8 )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活跃,傣族饮食文化也在这一浪潮中发生变化。外来食材的侵入丰富了傣族地区食物的种类,为游客的食材多样化选择提供了保障。旅游市场不断地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傣族地区饮食文化的建构。以傣族传统饮食文化特点和“孔雀文化”整合而成的“孔雀宴”景观成为旅游经济下的民族文化新符号。“孔雀宴”在满足游客旅游消费中实现“食物景观”人文体验的同时还将自身塑造成为文化品牌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艺术学研究
    彝族“三笙”形象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王建才, 张睿芳
    2021, 36(4):  150-155. 
    摘要 ( 10 )   PDF(2663KB) ( 4 )  
    彝族“三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其视觉形象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拥有诸多设计元素。例如服饰文化元素、色彩元素、图案元素、动态动作元素等,深入挖掘其内在元素能够为“三笙”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宝贵素材。本文从分析彝族“三笙”的艺术价值与设计价值,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元素转化方式以及“三笙”视觉形象在文创产品设计的应用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彝族“三笙”形象文创产品的设计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楚雄州江南制丝厂旧厂区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丁虹翔
    2021, 36(4):  156-160. 
    摘要 ( 18 )   PDF(2061KB) ( 25 )  
    以楚雄州江南制丝厂旧厂区改造设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项目改造设计策略。综合分析了项目厂区用地外部和内部的诸多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厂区改造设计问题提出了延续、发展、融合与创新的改造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